《瞭望大湾区》:深圳: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
发布时间:2023-08-07 14:35:24 来源:股市广播


(资料图)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

深圳市近日发布《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增强金融市场国际化功能。携手香港推进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建立健全对接港澳的开放型新体制和跨境合作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和完备的金融服务产业链条。吸引集聚高能级金融总部和持牌机构。推进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内使用便利化,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提升国际性专业服务机构在深圳展业的便利性,鼓励加大对新兴金融领域的服务支持。加强与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交流,深化在金融市场、机构、人才等领域的合作。

随着首份上市券商2023年半年报及19家上市券商业绩预告、快报的披露,证券行业上半年业绩情况正逐渐清晰。总体来看,在去年业绩承压后,2023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迎来了市场活跃度提升,自营、投行、资管等业务似乎担起了支撑券商业绩增长的重任。不仅如此,在近期政策面积极信号催化下,券商板块进入了估值修复通道,而这一行情的持续性备受市场期待。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8月6日,长虹、美的等多家家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积极参与第二批责任制企业的申报工作。目前美的、长虹、格力电器均建立了相应回收产业链子公司,且向外界传递出分拆旗下成熟资产上市意愿。

近期,对非盈利生物医药公司IPO审核标准收紧的传言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反腐力度的加大,也在多家交易所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的审核要求内容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医药行业IPO的冷暖。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以首发上市日期统计,今年共有16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A股,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IPO企业的新受理企业数量及上会企业数量也双双下降。与此同时,未通过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审核、未获中国证监会注册以及主动撤回IPO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数量超过20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