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都废了”!网传女幼师给幼儿喂避孕药?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发布时间:2023-07-05 14:37:23 来源:阿呆爸育儿

01.

前几天,小红书一个名为“反渣小分队”的群聊记录被曝光,内容惊呆了群里的所有人。


【资料图】

一位名为“小问题水”的网友自称是女幼师,利用职务之便给幼儿喂避孕药。

该幼师表示:“我们班所有的茶壶都被我狠狠体罚过,每天一个小茶壶,给他们的饭里放避孕药,他们长大都废了”。

而且这网友的“仇男”情绪还特别严重,她竟然认为男人没有一个无辜的,自己这么做是在救人。

“我先把他们化学阉割了,能救多少女孩!”

更耸人听闻的是,她还说很多幼师都是这么做的,她们竟然还有交流群。

有群友站出来骂道:“你脑子有病吧?”没想到立刻被扣上了“媚男”的帽子。

很快,这一聊天记录被曝光出来了。很多网友义愤填膺,要求彻查此事。毕竟在饭菜里混避孕药,长此以往肯定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还有的网友把个人事件上升到群体,认为现在的幼师素质就是不行。

一场由“性别对立”衍生出的闹剧迅速上升到针对职业的歧视和针对平台的网暴,而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平台也迅速做出反应:

“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对该用户封号,并将线索上报警方。”

一天后,太原警方发布了通告:

经查,“小问题水”真实名叫田某,男,30岁,其本人并非幼教,本人及亲属均无幼儿教育从业经历,未发现其有购买避孕药的情况,我市也未发生给幼儿喂避孕药的相关情况。

在社交平台所发布的言论只为吸引眼球。

目前,犯罪嫌疑人田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至此,一场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被污名化的幼儿教师,也终于沉冤得雪。

02.

真相传来时,阿呆爸既为孩子们感到庆幸,又为当前的社会舆论感到忧心。

一方面是感慨现在的男女对立情绪太严重了。为什么“小问题水”要假扮女幼师发布这样的谣言?说到底,还是为了激起大家的仇女心理。

另一方面,阿呆爸也发现,现在的“仇师”情绪也相当高涨。很多家长只是表面尊重教师,在内心早已嗤之以鼻。不仅喜欢在网络上恶毒地讽刺挖苦,甚至还会通过造谣、诽谤等方式来给老师泼脏水。

还记得三年前,网上有则新闻轰动一时。

2020年5月30日,一名家长发布微博称其女儿被班主任体罚导致吐血。随后,家长又把女儿带血的衣服、鞋子传上了网。

很快,“广州一小学体罚哮喘儿童至吐血抢救”的微博迅速登上了热搜。

紧接着,热搜引发了全民的愤怒,全网都在为受伤的孩子发声,也都在声讨体罚孩子的老师。

但仅仅几天事件后,事情就发生了反转。

经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发现,原来这整个的事件,都是家长的炒作,所谓的“血衣”也是家长用红墨水伪造的。为了提高关注度,家长甚至还非法购买了“水军”,致使该微博被转发几百万余次,引发了网络及公共秩序的严重混乱。

好在结果大快人心,最终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人刘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

可这个家长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儿去诋毁老师呢?

原因实在荒诞。原来,这名家长认为老师对女儿实施过体罚,觉得老师在“针对”自家孩子,就想着要“教训”一下老师,让他长长记性。

03.

虽然两次造谣事件都已经水落石出,老师们也已经“被平反”,但这两件事仍然让不少老师寒了心。自己辛辛苦苦为孩子们付出那么多,到头来不仅得不到一句好话,甚至还要被造谣、被诽谤!

都说隔行如隔山,身为外行人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老师有多辛苦。就拿幼儿园老师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着孩子做做游戏、吃吃饭吗,有什么难的。

两年前,#幼师的一天有多累#的话题曾冲上热搜,引发了很多幼师的感慨。

你以为的幼师的一天:岁月静好

实际上的幼师的一天:焦头烂额

而视频的热评第一是网友提出的疑问——“当幼师这么难的吗?”

是啊,外界对幼师的理解,不过是带着小朋友玩,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从早上孩子们入园直到孩子们回家,老师们一直是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正处在不懂事又好动的年纪,作为孩子们的看护人,幼师们每一分钟的神经都是紧绷的,生怕孩子发生意外。

好不容易等到把孩子哄睡了,老师们还要备课、做教具、参加培训、回复家长的微信。

这么高的工作强度,老师们的内心难免有消极情绪。如果家长们能多点理解和体谅,或许老师们还会觉得劳有所得。若是家长们不愿意配合老师,甚至把老师视为敌人,那么负面情绪就会在老师的心里蔓延,最终吃亏的还是孩子。

04.

还记得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曾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的确,孩子最终会被教育成什么样,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决定的。

有些家长不愿意配合老师,也不允许老师管教、惩戒孩子,他们自以为是在保护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既束缚了老师,也限制了孩子。

那么,身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又该如何和老师一起打好“配合战”呢?阿呆爸觉得,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以下这三点。

首先,我们必须摆正态度,认识到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可遗憾的是,如今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责任推给了老师,天真地认为老师就是无所不能的。

孩子玩手机找老师、孩子偷东西找老师、孩子不学习找老师,甚至孩子不尊重家长,还是找老师。

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这些都不是课堂上能教会孩子的,而需要父母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

更何况,老师每天要面对的孩子那么多,他又怎么可能事无巨细地关注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呢?

就像《人民日报》里的一篇文章说的那样:“教育好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情,更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如果我们只愿意做甩手掌柜,希望老师能全权包办孩子的一切,那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只有家长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家校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请记住,教书的可以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家长。

其次,我们要尊重老师,充分信任老师。

有些家长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和孩子提供好的服务。出于这种观点,一些家长打心底里不愿意尊重老师,甚至对老师颐指气使。

殊不知,家长的这种态度其实害的恰恰是孩子。试问如果连家长都不尊重老师,孩子会尊重吗?孩子不尊重老师,会听老师的管教吗?

古话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父母支持老师,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只有家长先做到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并引导自己的孩子去崇拜老师,那么孩子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和老师交流。

有人说:“懂沟通的家长,不只赢了老师的心,还赢了老师对孩子的偏爱。”

因此,除了学会正确看待老师之外,我们还要做到选择正确的方式和老师交流。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比如,在接送孩子放学时,可以问老师一句:“老师,孩子回家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更好的配合您地工作呢?”这会让老师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也让自己明确了教育孩子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来与老师沟通。比如问老师:“您觉得我家孩子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正和提高?”“老师,您觉得孩子有哪些做得不错的地方,我可以鼓励他,让他继续努力。”

通过询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增进和老师的感情。

写在最后:

教育界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家长和老师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希望家长能明白,教育不是孤军奋战,更不是相互对立。再好的老师,没有家长的配合也发挥不出作用。

因此,请把老师当成你的队友,尊重老师的劳动,理解老师的辛苦,配合老师的工作。只有老师和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给孩子强大的力量,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