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算法时代,自动化分析和各种形式的评分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此类自动化决策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个人信用评分服务。个人信用评分较低的消费者可能寸步难行:他们没有办法获得银行贷款,无法租赁房屋,也不能在购物中选择分期付款。
终于,在自动化决策技术问世几十年后,数据主体免受自动化决策约束权案件在欧洲法院首次得到审议。今年初,欧洲法院第一分庭就OQ诉德国黑森州一案举行了听证会,欧洲法院对本案的裁决有望于今年9月至12月之间作出。此案被称为欧洲法院关于自动化决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个案件。
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自动化评分被起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案是原告OQ(数据主体)针对SCHUFA(德国通用信用权益保护协会)对其做出的个人信用评分提起的诉讼。SCHUFA是一家德国私人征信机构,旨在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基于一个人的某些特征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为其客户提供个人信用评分。
SCHUFA在向其第三方客户提供OQ的信用评分后,OQ被拒绝授信。因此,OQ要求SCHUFA向她提供SCHUFA存储其数据的有关信息,并删除那些她认为不正确的数据。随后,SCHUFA通知OQ她的信用评分是85.96%,并大致介绍了得出该评分的主要计算过程。但是,SCHUFA并没有透露哪些信息被纳入计算范围及其所占的权重。SCHUFA称,出于商业与行业秘密的保护,SCHUFA没有义务透露此类具体计算方法。此外,SCHUFA还强调,它只向其客户提供了评分信息,而不是是否授信的最终决定。
2018年10月18日,OQ向被告黑森州的数据保护和信息自由专员(HBDI)提出投诉,要求HBDI命令SCHUFA允许她访问和删除SCHUFA存储的其个人信用数据。OQ认为,SCHUFA有义务披露其计算个人信用评分的具体方法以及其数据处理的意义和结果。HBDI拒绝对SCHUFA采取进一步行动,因为HBDI认为,SCHUFA对信用评分的计算符合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第31条的具体要求。
最终,威斯巴登行政法院中止了OQ提起的行政诉讼,并将此问题提交给欧洲法院进行初步裁决。
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22条(自动化决策)第1款规定,数据主体有权反对完全基于自动化处理(包括用户画像)对其做出的决策。
本案围绕此条款所产生的争议展开。
GDPR是否对自动化决策作出禁止性规定
本案争议核心,是对GDPR第22条(自动化决策)第1款的理解。GDPR第 22条(自动化决策)规定:
1.数据主体有权反对此类决策:完全依靠自动化处理(包括绘制用户画像)对数据主体做出具有法律影响或类似严重影响的决策。
2.当决策存在如下情形时,第1款不适用:(a)当决策对于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的合同签订或合同履行是必要的;(b)当决策是欧盟或成员国的法律所授权的,控制者是决策的主体,并且已经制定了恰当的措施保证数据主体的权利、自由与正当利益;(c)当决策建立在数据主体的明确同意基础之上。
3.在第2段所规定的(a)和(c)点的情形中,数据控制者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障数据主体的权利、自由、正当利益,以及数据主体对控制者进行人工干涉,以便表达其观点和对决策进行异议的基本权利。
4.第2段所规定的决策的基础不适用于本法第9(1)条所规定的特定类型的个人数据,除非符合第9(2)条(a)点或(g)点的规定,并且已经采取了保护数据主体权利、自由与正当利益的措施。
要适用GDPR第22条第1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求:1、已作出决策;2、决策制定完全基于自动化处理或分析;3、对数据主体具有法律效力或类似的重大效力。
在口头听证会中,法院主要提问并探讨了关于“决策”一词的概念外延和第22条第1款的性质。
听证会中欧洲法院的提问及各方的回答
从听证会法官的评论和提问中,我们发现,欧洲法院似乎倾向于对“决策”进行较为宽泛的解释,“决策”包括信用评分这类预备决策行为,将第22条第1款解释为对自动化决策的禁止性规定。
GDPR第22条的性质:是一项对自动化决策的禁令吗?
GDPR第22条第1款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关键问题在于,该条款是否包含原则上禁止自动化决策的规定。这一观点得到了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Board)的支持,即第22条第1款规定了对自动化决策原则上的禁止,但要遵守第2款中的例外情况。欧洲法院法官Thomas von Danwitz在听证会上的评论及提问表明,他似乎也将倾向于将GDPR第22条第1款解释为对自动化决策原则上的禁止。在听证会期间,没有任何一方反对这一观点,这表明双方在此达成共识。或许在将来,欧洲法院也会正式将GDPR第22条第1款解释为对自动化决策原则上的禁止。
如何解释GDPR第22条第1款中的“决策”一词?
被告黑森州的数据保护和信息自由专员(HBDI)在听证会上辩称,个人信用评分的计算本身不是GDPR第22条意义上的“决策”。HBDI认为,GDPR第22条第1款仅适用于已经作出的“决策”而非信用评分计算等决策预备行为。SCHUFA认为应将GDPR第22条的起草历史也考虑在内,GDPR的最初提案并不包含“决策”一词,而是使用了概念外延更广的“措施”一词。因此,GDPR第22条不适用于SCHUFA。
在口头听证会上,Thomas von Danwitz法官提到,“决策”的概念不一定要用行政法的术语来解释。他还认为建立信用评分确实是GDPR第22条第1款意义上的“决策”,因为评分已经作出并分配给特定个人。
数据控制者是否有义务主动告知数据主体与自动化决策相关的信息?
从Thomas von Danwitz法官在口头听证会上发表的评论及提问来看,他似乎认为GDPR第71条规定了数据控制者有义务主动告知数据主体与自动化决策相关的信息。在听证会上,von Danwitz法官引用了德文版本的GDPR序言第71条,该条指出,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就可能对数据主体造成法律或类似重大影响的自动化决策的相关事宜作出解释。他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GDPR第22条第3款提到的适当保障措施,要求数据控制者向数据主体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具体信息。
代理总检察长Priit Pikamae的意见
总检察长的意见对法院没有约束力,其作用是以完全独立的方式向法院提出案件的法律解决方案。Pikamae的意见主要是:
数据主体不仅有权从数据控制者处确认自己的个人数据是否正在被处理,还有权获得其他相关信息。
根据GDPR第15条,数据主体还有权了解评分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动化决策(包括用户画像分析),决策所涉逻辑以及此类处理对于数据主体预期后果的有效信息。
Pikamae认为,提供15条中“与所涉逻辑相关的有效信息”的义务必须被理解为详细地向数据主体解释计算评分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产生某一评分的原因。一般来说,数据控制者应向当事人提供的基本信息包括,决策过程中考虑到的因素及其它们各自在总体水平中的权重占比,这也有助于当事人对GDPR意义上的任何“决策”提出质疑,真正享有不被仅基于自动化处理(包括用户画像)的决策所受制的权利。
自动生成个人信用评分构成GDPR第22条第1款中绘制用户画像行为。
Pikamae认为,GDPR第22条第1款应被解释为:自动生成个人信用评分(也即对个人未来偿还贷款的能力的估值),已经构成完全基于自动化处理的决策。因为如果该估值是通过与该人有关的个人数据确定的,并由数据控制者传送给第三方控制者,而后者在决定与该人的合同关系的建立、实施或终止时将该估值作为重要考量因素,那么该决策也符合了“对数据主体具有法律效力或类似的重大效力”的内含。
判决或有利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本案的核心焦点在于对GDPR第22条第1款的解释:一是私人征信机构对数据主体做出对其未来偿还贷款的能力的估值(即信用评分行为),是否属于本条款意义上的“决策”;二是此条款是对自动化决策的一般性禁令,还是只有数据主体积极援引权利才可以被适用的规定。
从听证会上欧洲法院的法官的评论和提问,以及总检察长在会后发表的意见可以看出,法院更倾向于将评分行为认定为GDPR第22条第1款中的自动化决策,总检察长就此指出,此类行为可被进一步归类于其中的用户画像的绘制行为。因此,原告OQ的诉求或许能够在未来的裁决中得到支持。同时,法院似乎也更倾向于将本条款认定为原则上的禁止性规定,并认为数据控制者有义务主动向数据主体解释与自动化决策相关的信息。这有利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虽然GDPR条款中没有明确规定数据控制者对自动化决策进行解释的义务,但此义务是对GDPR进行系统解释后所要求的,特别考虑到GDPR第71条(指“数据主体有权获得数据控制者对基于此类评估所达成决策的解释”)、GDPR第5(1)(a)条(与数据主体相关的合法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和GDPR第12(1)条(数据控制者须以简洁、透明、可理解和易于访问的形式向数据主体提供信息)。
同时,基于对欧盟二级法律(GDPR)的解释不得违背欧盟基本法(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的原则,我们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纳入考量。其第8(2)条规定,处理个人数据必须是出于特定目的。然而,与此原则相反,很多数据控制者的用户画像行为往往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对个人数据进行收集。因此,此类行为在GDPR中也须被理解为原则上的禁止。因为用户画像有可能被滥用并导致歧视,阻止个人获得就业、信贷和保险的机会,或导致其难以购买风险或成本过高的金融产品。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GDPR的立法者所遗留的潜在问题。在通过机器自学和挖掘大型数据集的过程中,任何完全不需要人工控制来做出的决策都被认为是完全自动化的。这就是为什么GDPR第22条第1款的适用还要求自动化决策对数据主体的影响不是“微不足道”的,而必须是“重大效力”,否则自学型算法将没有原材料用于发展,技术的进步将受到影响。
在未来,随着自学算法、自动化分析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对自动化决策的限制显然会成为重要的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既能保障公民个人与数据相关的基本权利,又能尽量减少对此类技术发展的阻碍,显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环球动态:德国征信机构自动化评分引发诉讼 ——欧洲法院关于自动化决策首案的里程碑意义浅析在算法时代,自动化分析和各种形式的评分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人们的日
-
真兰仪表:民用与工商业超声波燃气表已陆续投入生产和市场销售真兰仪表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自主研发核心计量组件的民用与工商
-
环球讯息:败血病是什么病严重不_白血病和败血病有什么区别1、不少人易将败血症与白血病混淆,特别是将败血症误认为白血病,从而
-
【新要闻】罗马诺:姆巴佩已经就去年夏天的事情,向弗洛伦蒂诺道歉罗马诺更新社交媒体动态,报道了关于姆巴佩的更多消息:1、皇马已经知
-
凌晨,货车撞上洒水车,司机受伤被困呼喊“救命”……郑报融媒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关注百姓生活,侧重报道社会生活中的知识性
-
5分钟!兴庆特警“极速”护送断指伤者救治 热议“警察同志,快救救他,他的手指头被切断了!”6月11日10时许,在银
-
《暗黑地牢2》技能怎么解锁 技能解锁攻略暗黑地牢2每个英雄都有着独特的职业技能需要通过游戏内的战斗关卡进行
-
品玩因侮辱性言论被判向特斯拉道歉 法院驳回品玩的上诉6月13日上午,特斯拉官方微博python发布了特斯拉诉品玩名誉侵权案二审
-
dnf绿沙袋怎么设置(dnf绿沙袋和普通沙袋)-每日速读绿沙袋是DNF修炼场的特殊沙袋,大佬神豪们都愿意打绿沙袋来测试伤害,
-
央行: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6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9.5%|每日观察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罗知之)今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5月社会融
-
天天报道:新一代哈弗H5实车曝光 大型SUV回归初心新一代哈弗H5近日曝光,并将成为哈弗品牌首款大型SUV。车身造型方正,
-
杭锦后旗交管大队扎实开展夜查行动 严厉整治交通违法行为行动中,杭锦后旗交警科学分配各执勤警力,采取分组包片、动态巡逻、定
-
北京海淀城市大脑2.0阶段十大应用场景需求发布 前沿热点6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关村城市大脑与未
-
热文:06月13日荣盛石化涤纶DTY为9000元06月13日荣盛石化关于涤纶DTY的报价为9000元 吨。涤纶DTY的规格:
-
波特打脸美媒破魔咒:三次背部手术马龙不放弃 掘金建队思想被狂赞 简讯丹佛掘金队成为2023年度NBA总冠军,这也是队史56年至今第一个总冠军,
-
宜宾金沙江大桥1、宜宾金沙江铁路大桥,全长1053 5m,采用两岸悬臂拼装。2、跨中合拢
-
特雷杨:掘金实至名归,下一个我们夺冠特雷杨:掘金实至名归,下一个我们夺冠,热火队,nba,特雷杨,丹佛掘金队
-
上海好评:上海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榜单前十”女性患上白癜风后该怎么办? 观焦点上海好评:上海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榜单前十”女性患上白癜风后
-
新动态:消费券作用显着 经济添活力大公报报导,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为缓解疫情对本港经济及市民造成的压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据中国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刘明6月13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
奥克股份:6月12日融券卖出1.78万股,融资融券余额8429.09万元 世界速看6月12日,奥克股份(300082)融资买入116 26万元,融资偿还126 15万元
-
脸部松弛怎么办? 全球微速讯脸部松弛怎么办?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年轻、紧致的脸部肌肤,但随着年龄的
-
土家吊脚楼:榫卯技艺传承 展现山乡风情-独家焦点原标题:土家吊脚楼:榫卯技艺传承展现山乡风情6月10日,木匠在湖北省
-
《暗黑破坏神4》理智渐失任务攻略-每日时讯暗黑破坏神4中的理智渐失任务怎么做呢?可能很多玩家还不太清楚。下
-
【天天报资讯】【恒泰早报】6月13日恒泰期货交易策略宏观要闻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澄清公告称,关于网传中国光伏从业者
-
移动读卡器怎样打开蓝牙_移动读写卡器 世界信息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移动读写卡器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
-
【解局】中企生产的摄像头威胁英国国家安全?你“戏”可真多_天天快看点最近,英国内阁办公室对外宣称,将要求政府各部门从敏感的政府场所拆除
-
环球精选!国药股份(600511):6月12日北向资金增持7.56万股6月12日北向资金增持7 56万股国药股份。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增持
-
极致爱情知乎(极致情缘)致爱情知乎,极致情缘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
-
今日视点:云南玉溪可提供云米冰箱维修服务地址在哪1、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庙街2组团12号一条龙进第二个路口左手边拐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