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新春走基层 | 大棚里面“话”新年
发布时间:2023-02-01 16:45:15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资料图片)

入冬谋菜筑温棚,巧借阳光令暖生。1月17日,记者来到辽宁省铁岭市杨木林子镇多家果蔬大棚种植户,看见农户们正在棚子里劳作,草莓鲜花以及蔬菜正茁壮地生长,果农采摘着丰收的果实,欢声笑语好一片丰收的景象。

“我家的农产品都在年前上市,眼下是最忙碌的时候。”种植户张兴家说,自己现在经营着3座大棚,每个大棚大概一亩二分地,3座大棚共4亩地。2座大棚种着草莓,1座种着非洲菊。

走进第一座大棚,温暖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垄垄熟透的草莓,深红的草莓好像红亮的玛瑙,长势十分喜人。看到红彤彤的草莓,张兴家笑呵呵地说:“这是丹东九九草莓,现在正是草莓采摘的好时候,12月末就可以开始采摘上市了,一直到6月初封棚草莓下市。我家的水果都是纯绿色有机水果,口感非常好。畅销周边各市,铁岭、昌图、沈阳都有销售。”除了出售,张兴家还介绍春节期间游客可以来棚内采摘,感受采摘的乐趣。

三九节气棚外寒风刺骨,棚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每天早上,张兴家就将大棚上面盖着的草帘子打开,让阳光照进大棚。然后他开始进棚浇水,一直忙碌到中午。

“现在是早上,棚内温度已经能达到20摄氏度,如果中午阳光上来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呢。”张兴家说。草莓不仅芳香,而且味美,人见人爱。张兴家热情地摘下几颗草莓送到记者手中,现在每天张兴家三口人最忙碌的就是草莓装箱工作,因为过年礼品需求增加,现在每天张兴家销售草莓礼盒都在200盒左右。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鲜花棚,刚打开大门就闻到了阵阵香气沁人心脾。室外先闻香,入棚又见绿,温室大棚里春意浓浓。张兴家介绍,大棚这些花是非洲菊,抗病强、品质好,现在的市场很紧俏,一年四季供不应求,正值新春佳节,鲜花更是热销。而且特别受省外市场欢迎,畅销吉林、四平、长春、沈阳等各个城市。2022年同时期非洲菊的售价还是2毛左右一枝,今年的价格就涨到了1.2元一枝。

虽然是种植大棚第一年,但是记者从张兴家处了解到,现在的种植技术、取暖设施都已经基本完善,也有了自己“独一套”的种植方法。张兴家说多亏了乡村振兴项目,自己才能在家门口承包大棚种植农产品。

在杨木林子镇八社村的村民王玉海家记者看到,王玉海正在将生菜苗采摘下来装袋,用于客户上门收购。记者走进王玉海家的蔬菜大棚时,立刻感受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棚内绿意葱葱的生菜长势喜人。王玉海说,他家的蔬菜从不打农药,口感非常好,用的肥料都是农家有机肥料,不少商贩都打电话订购,上门取货,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玉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4年多的时间了,之前王玉海都是蔬菜成熟后直接售卖,今年王玉海看准生菜市场,在种植生菜的同时,利用时间差种植生菜苗,这样两种模式共同经营也拓宽了市场销路,在增收的同时减小了种植风险。

在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座座的大棚里装满了丰收的喜悦。杨木林子镇把发展冬暖式温室大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切入点,不断激发群众积极性。杨木林子镇将通过推进大棚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较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进而大幅度提升杨木林子镇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记者 王官波 通讯员 杨世光)

标签: